爱的火焰
内容简介
本诗集里的诗歌分别选自鲁米的《玛斯纳维》、《迪旺》、《菲西-玛一菲西》、《大不里士的舍姆斯》 等抒情诗和书信集,部分诗歌的名字都是译者根据诗歌内容所拟定,并非鲁米诗歌之原有,这里特此说明。鲁米的 《玛斯纳维》目前中文界至少有两个版本,读者若感兴趣可去读完整的 《玛斯纳维》,共六卷。另外,读者需要留意的是:鲁米的每一首诗都是对《古兰经》的某节经文、某段圣训、某位圣门弟子的范例,以及早于他或者他同时代的一些圣徒的格言的解释,所以读者若有机缘可读一下 《古兰经》 、《圣训》等书籍。
作者简介
鲁米的全名为哲俩鲁丁·穆罕默德·鲁米,波斯语为(جلال الدين محمد روم),也被称为哲俩鲁丁·穆罕默德·巴尔赫 ( جلال الدين محمد بلخى)、 毛 拉 纳 ( مولانا,“我们的主人”) 和 毛 拉 维 ( مولوى“我的主人或者我的导师”),更普遍地被称为鲁米,生于 1207年9月30日,并于1273年12月17日归真离世,是13世纪波斯穆斯林诗人、法学家、教义学家和苏菲神秘主义者。鲁米的名字的前半部分“哲俩伦丁”的意思是“宗教的荣耀”,至于后面的“巴尔赫”和“鲁米”都是后人根据他的出生地和生活过的地方而称呼他的,比如他出生于阿富汗的巴尔赫地区,该地位于波斯帝国的东部边缘,所以人们就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了一个“巴尔赫”,意思是巴尔赫人,再比如“鲁米”,此地过去属于拜占庭帝国统治下的安纳托利亚半岛,被穆斯林征服不久之后,年轻的鲁米和他的家人为了避开成吉思汗侵略军,一路向西,到达了此地,其后半生就在这里度过,所以人们又称呼他为“鲁米人”,鲁米一名由此而来。
鲁米的影响力超越了国界和民族的限制,伊朗人、塔吉克人、 土耳其人、希腊人、普什图人以及其他中亚和南亚的穆斯林在过去的七个世纪中共同分享了他的精神遗产。他的诗歌被广泛翻译 成世界上许多语言,因此他被誉为“最受欢迎的诗人”和美国的“畅销诗人”。
鲁米于 1273 年 12 月 17 日归真离世,被埋葬于土耳其的科尼亚,他的墓碑上的铭文是这样写的:“不要在这里寻找他,要在那些爱他的人的心中去找他。”据历史记载,埋葬他的那一天,所有宗教的代表都参加了他的葬礼,当被问及来参加葬礼的原因时,他们 回答说:“鲁米和他的诗歌是一条深深通向他们自己的信仰的道路。”
暂无评论
来做第一个评论的人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