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书

2024年03月25日
安萨里
978-988-8323
2024年03月15日
总浏览: 268
今日: 1

内容简介

爱主是所有信仰境界中最高的境界,也是所有阶段的最高峰。 在达到爱主的境界之后,再也没有别的境界可以超越它了。这之 后随之而来的比如渴望(shawq/ مشتاق), 亲密(uns/ ),满意(rida/ ),或同类的境界都是爱的果实和衍生境界 ;爱的境界 之前的任何阶段,诸如忏悔(tawba/ ),忍耐(sabr/ ),弃 世(zuhd/ ),或其它状态都是它的前奏。其它境界尽管极难登 堂入室,心却依然相信其存在的可能性,但爱主的境界难到连信 仰它的存在都极为困难,以致于有些学者就否定了这种境界存在 的可能性。所以,他们声称 :爱主的意义仅在于不懈的顺从真主。 至于真正的爱主,那是不可能的,因为爱只有在同种和同类之间 才是可能的。当他们否定了“爱”的存在,他们也就同时否定了“亲密”、“渴望”、“密诉的愉悦”(munajat/ )和其它所有与 爱相伴,产之于爱的状态。既然如此,揭起覆盖在爱之上的盖子 就变得十分必要了。

在这本书里,我们将就爱的主题而引证沙利亚法的各种证据 的解释,然后阐明爱的本质和原因。解释除了爱真主,再也没有 别的事物值得我们的真爱。然后,解释亲见真主的尊容是最令人愉悦的事情。然后,解释后世中凝视真主的尊容比今世里只是认 主的知识更令人愉悦的因素。紧接着,将阐释如何深化爱主的途 径。之后,将解释人类中千差万别的爱的原因。对于人类理智无 法理解真主的原因的解释将紧接其后。然后,将解释渴望的意义。 之后,我们将解释真主爱仆人的意义。之后,我们将解释仆人爱 主的各种迹象。接着,我们将会解释与真主亲密关系的意义。然后, 我们将解释亲密关系所包含的意义,以及讨论满足的意义。然后, 我们将解释满足的美德,并揭示其本质。之后,我们将阐明祈祷 和对于罪恶的厌恶并不互相矛盾 ;以及,逃离于罪恶也是如此, 并不与祈祷相冲突。最后,我们将解释一些爱主之人的故事和言行。

作者简介

安萨里(al-Ghazzali,1058—1111),公元 1058 年出生在位于 波斯(现伊朗境内)呼罗珊图斯的一个名叫塔巴苒(Tabaran)的 小镇。他幼年丧父,由其父之密友、一苏菲派学者抚育成人。早 年受传统伊斯兰教育,记忆力惊人,他不仅通背全部《古兰经》, 而且背记了海量圣训。他是公认的伊斯兰教权威教义学家、哲学 家、法学家、教育家、神秘主义及神秘主义理论家。安萨里于伊 历 505 年 / 公元 1111 年归真离世,他在西方世界以其在《哲学家 的矛盾》一书中精通希腊哲学但却明确地否定它而著名。安萨里 的一生构成了一个传奇,他经历了学校知识的不可靠性,从而放 弃了教职,过上了孤独、冥思、和朝圣的生活。在他的自传性的 作品《迷途指津》i 中,安萨里叙述了他的精神危机以及他如何从教 义学、哲学和权威宗教知识(ta’lim/ 特阿利姆)走向了苏菲的神 秘主义之途(tariqa/ 塔里格)。后者的目的是和真主之间的纯洁的、 直接的关系,在其中他进入与真主合一的体验(即合一的教义讨 黑德 /tawhid)。

安萨里一生撰有教义学、教法学、哲学、逻辑学、伦理学、 教育学、心理学、苏菲灵知学、比较宗教学、教派史学等方面的 著作约 400 部,除现存约 70 多部之外,其它基本都已散失。其中

《宗教学科的复兴》一书的简缩本《圣学复苏精义》已由商务印 书馆于 2001 年出版,《迷途指津》和《致孩子》由宗教文化出版 社于 2012 年第二次再版 ;《光龛》由宗教文化出版社于 2013 年出 版。他的著作亦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伊斯兰教学者誉他为“伊 斯兰教的伟大复兴者”、“圣教的光彩”和“伊斯兰教权威”。西方 学者称他为“伊斯兰教的奥古斯丁”和“苏菲神秘哲学的大师”。

在线阅读

暂无评论

来做第一个评论的人吧!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至少2个字符)
请输入您的称呼(至少2个字符)
请输入有效的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