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度穆斯林捐赠土地——无休止的法律之争

2025年04月21日
内亚兹·法鲁基
BBC
总浏览: 35
今日: 1

 

卡车开在路上走的人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Waqf 纠纷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政府出台的一项有争议的新法律,让人们开始关注waqf义产,即印度穆斯林数百年来捐赠的财产。
   waqf义产是许多穆斯林(人口)占多数的国家的传统,这些财产被用来安置和运营学校、孤儿院、医院、银行和墓地。在印度,这些财产由不同邦政府成立的waqf义产局管理。一个名为"中央waqf义产局"的联邦组织负责协调各地方运作。但全国有成千上万块这样的土地,价值数十亿卢比,几十年来一直深陷法律纠纷之中。例如,在印度首都德里,就有一千多块这样的土地,包括清真寺、墓地和陵园。它们是这座城市数百年伊斯兰遗产的象征,被用于宗教、教育和慈善目的,造福社区。其中至少有 123个地方义产局和联邦政府之间存在长期的所有权纠纷之中。
   在印度各地的义产局与私人(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以及政府部门的数千起此类案件中,这些案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这是联邦政府声称将通过名为《2025 年waqf义产法修正案》(Waqf Amendment Act 2025)的新法解决的挑战之一,该法对现行制度进行了数十处修改。许多穆斯林领袖和反对党对该法提出了批评,称其试图削弱少数族群的权利,并在一些邦引发了抗议和暴力活动。 印度最高法院也已开始审理一系列质疑该法的诉状。
   waqf义产纠纷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土地所有权不明确、口头宣布财产为waqf义产、法律不统一、与土地黑手党勾结以及官方多年的忽视。政府数据显示,在印度的 872,852 处waqf义产(纸面上)中,至少有 13,200 处陷入法律纠纷,58,889 处被侵占,436000 多处地位不明。

 

即使在英国统治时期,瓦克夫所有权也一直存在争议

 

   其中一些权利主张引起了全国的关注。例如,不同邦的waqf义产局被指控错误地宣称拥有喀拉拉邦一个以基督教为主的村庄、古吉拉特邦的几座政府大楼和卡纳塔克邦农民使用的大片土地。
   联邦政府称,waqf义产局已申报了其在印度各地5973处财产的所有权——waqf义产局否认了这一说法,并坚称他们理应拥有这些土地的所有权。
   有些纠纷可以追溯到1947年印度分治时期。在旁遮普邦,75,965处waqf义产中有一半以上已被 "侵占",这是移民遗留下来的问题,许多穆斯林庄园因此陷入困境。"在加尔各答一所大学任教的穆罕默德-雷亚兹(Mohammad Reyaz)说:"一些业主逃到了巴基斯坦,另一些业主则来到这里,要求获得同样的财产。
   在德里,123处有争议的房产由联邦城市和住房部下属部门负责,而waqf义产则称其所有权可追溯到英国时代,或更早。 政府和法院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一直没有成功。
   早在 1923 年,英治印度的立法者就对waqf义产从穆斯林控制中流失表示担忧。 议员们推动对这些财产进行登记,并警告说,本应负责管理这些财产的经理们却错误地将自己列为财产所有人——批评者认为这种做法至今仍在继续。
   雷亚兹教授说,随着土地价格的上涨,此类纠纷也在增加。他说:"40-50 年前,并没有多少人关心每一块土地,但随着其重要性的增加,社区成员或捐赠者的后代开始要求获得waqf义产的土地,这往往会在人们世代居住的地方引起纠纷,要么是购买了土地,要么是侵占了土地。”
   纠纷的起因还包括waqf义产局试图突然收回他们长期忽视的土地。因此,尽管waqf义产局是政府组织,但却因其不受制约的财产所有权而受到批评。参与多起waqf义产相关案件的海德拉巴律师穆罕默德-伊斯梅尔-汗(Mohd Ismail Khan)说,媒体和政客一再声称waqf义产法庭(waqf义产纠纷的专门司法机构)的决定是最终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但他指出,上级法院仍然是最终权威。

 

新法律在许多州引发了抗议

 

   即使在旧法下——政府都认为它赋予了过于严厉的权力,使得他们可以轻易声称财产的拥有权——waqf义产局也经常无法维护自身的利益。
   阿夫罗兹-阿拉姆-萨希尔(Afroz Alam Sahil)是一名广泛报道waqf义产相关问题的记者,他在 2011 年根据知情权法提出了一个关于德里墓地的问题,从而凸显了这些弱点。德里waqf义产局最初报告了562个墓地,后来又将数字修正为488个。但在 2014 年,一位waqf义产局官员在 BBC 印地语报道中告诉他,该市只有 70-80 个墓地仍在其监管之下。
   这种不明确的情况也延伸到了其他财产上。萨希尔先生说,2008 年,德里waqf义产局发布了该市1964处受其监管的财产清单,但联邦政府本月的一份声明称这一数字仅为 1047 处。目前尚不清楚名单上遗漏的 917 处房产的去向。
   BBC已经联系了中央waqf义产局和德里waqf义产局,希望他们对此发表评论。虽然大多数利益相关者都认为该系统需要改革,但批评者担心新法案不会改善现状。引起关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取消了一项名为 "使用者waqf义产"的规定——该规定允许长期以来被穆斯林用于宗教或慈善目的的财产被指定为waqf义产。根据政府记录,有 40.2万处waqf义产被归类为 "使用者waqf义产"。这可能是因为它们是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口头捐赠的,没有契约或文件。一位联邦部长在议会中表示,现有的 "使用者waqf义产 "——在新法律生效前已在政府登记——将继续保留,除非它们的所有权已有争议。但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此类财产已经正式登记。
   批评者认为,取消这一规定将引发新的纠纷,并使现有纠纷恶化,因为即使是多年来一直被积极使用的房产,也可能出现新的索赔人。
   向最高法院提交的一份请愿书认为,由于大部分waqf义产的土地"不是根据任何契约建立的",而是被归类为 "使用者waqf义产",因此大部分财产将不再属于这一类别。取消"使用者waqf义产"条款还对最高法院1998年的一项裁决提出了质疑,该裁决称"一旦成为waqf义产,就永远是waqf义产",这意味着一旦财产被捐赠为waqf义产,其性质就不能改变。前官员赛义德-扎法尔-马哈茂德(Syed Zafar Mahmood)说,新法律中的这一变化可能会影响数以万计的waqf义产。他告诉BBC印地语版:"极少数财产将继续为waqf义产的资产,而其他财产则可能不复存在。”

 

 

 

 

 

暂无评论

来做第一个评论的人吧!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至少2个字符)
请输入您的称呼(至少2个字符)
请输入有效的邮箱地址